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色艺_www.一区_国内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妲己_免费的性爱视频

iOS14.5上線了什么新功能?

iOS14.5新功能內容詳解

iOS14.5上線了什么新功能?

如果用戶選擇拒絕 App 通過 IDFA 追蹤,那么應用開發者將無法獲取用戶在手機其他 App 和網站上的使用內容,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開發者對用戶行為的過度索取和采集。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廣告徹底消失,具體來看,用戶仍會收到同等數量的廣告,但廣告的相關性會相對降低。

對于廣告收入占據重要地位的互聯網公司來說,新政產生的負面影響是難以避免的。一名快手 iOS 開發人員向搜狐科技直言:“廣告精準性會下降,并且廣告收入會遭遇重大影響。”

百度、騰訊、字節跳動等公司試圖通過 CAID 標識符,替代 IDFA 來規避新規。然而,蘋果對 CAID 方案的態度并不明朗。“3 月中的時候蘋果政策收緊了,部分開發者因 CAID 相關參數采集被下架。”一名字節跳動內部人士告訴搜狐科技。

他指出,字節旗下廣告平臺“穿山甲”在籌備 CAID 與 SKAdNetwork 兩套方案(蘋果官方推出的 IDFA 新政的解決方案)。“當然也儲備了不支持 CAID 版本的 SDK,來隨時應對蘋果潛在的大面積下架應用的風險。”

“蘋果全球每天有 10 億只手機被打開,IDFA 對整個互聯網的影響被大大低估了。”ios 投放平臺量江湖聯合創始人史建剛評價稱,“小到每個開發者、工作室,大到 Facebook、谷歌,都有非常深刻的影響。”

主動權回到用戶手中

搜狐科技查詢發現,蘋果升級隱私新政前,蘋果手機默認開啟了廣告跟蹤。如果想限制 App 廣告跟蹤,用戶需要在“設置 - 隱私 - 廣告”進行手動設置。

iOS14.5上線了什么新功能?

iOS14.2 版本的使用感受已經接近于 iOS14.5。搜狐科技在測試中發現,在 iOS 14.2 的系統版本中,已有部分 App 會彈窗提醒用戶,并且用戶可以要求 App 不跟蹤。而當 App 獲取照片、位置等敏感權限時,也需要向用戶彈窗。

iOS14.5上線了什么新功能?

iOS14.5上線了什么新功能?

在 iOS14.5 的版本中,隱私保護再次加碼。蘋果要求所有 App 開發者在使用 IDFA 跨應用跟蹤用戶前,都必須先征得用戶同意。這意味著用戶可以享受到更多的自主權。

iOS14.5上線了什么新功能?

在蘋果隱私政策升級、限制 App 使用 IDFA 的背后,首先需要被弄清楚的問題是 ——App 如何通過 IDFA 追蹤用戶?

IDFA 的全稱是 Identifier for Advertising,翻譯過來是“廣告標識符”。它相當于一張設備的“身份證”。App 可以憑借 IDFA 跨平臺追蹤用戶的行為,進行精準畫像。

作為蘋果系統唯一的跨平臺設備追蹤標識,IDFA 在廣告效果歸因、用戶畫像、程序化交易等操作中,發揮著重要的“連接”作用。與 IDFA 性質類似的標識符還有 CAID、IMEI、OAID 等。

“用戶剛在淘寶搜了電吹風,抖音就出現了電吹風廣告。”在使用手機的過程中,類似的情況很常見。抖音怎么知道自己在淘寶搜索的內容?有用戶懷疑自己被“監視”了。

事實上,這是精準廣告的一種表現形式,淘寶可以基于 IDFA 將用戶在淘寶和抖音的行為進行關聯,并在抖音上投放用戶可能感興趣的物品,而感興趣的一大衡量標準為 —— 曾經搜索過。

蘋果此前在官網發布了一份報告《A Day in the Life of Your Data》,文章描述了用戶信息如何被“跟蹤”。“這個由網站、app、社交媒體公司、數據代理商和廣告技術公司組成的復雜生態系統,在線上和線下跟蹤用戶,并采集他們的個人數據。這些數據被拼湊、分享、匯總,并用于實時競拍,滋生出一個年產值高達 2270 億美元的產業。”

蘋果打擊 IDFA 的替代方案

一旦收到彈窗提醒,用戶大概率會拒絕 App 追蹤。App Tap Research 發現,85% 的受訪者表示,如果可以選擇,他們會拒絕 App 追蹤。

“蘋果正式實行嚴格的隱私新政后,會導致國內現有的基于用戶唯一標識 (idfa/caid/ip&ua) 的歸因體系的崩潰。”一位廣告行業人士向搜狐科技直言,蘋果的 ATT 規則會促使廣告行業迎來巨變。

上海證券的一份研報指出,根據 Appsflyer 等第三方數據,在用戶可以自主選擇時,只有約 30% 的用戶會繼續允許 App 獲取 IDFA。IDFA 是進行廣告歸因分析的核心數據之一,如果停用 IDFA,可能會對廣告投放的精準性帶來很大的影響,從而導致 CPI(每安裝成本)上行。

事實上,蘋果或許考慮到隱私新政給廣告行業帶來的巨大影響,相關功能的正式落地時間也一度被推遲。《現代廣告》數據顯示,因蘋果 IDFA 新政的推行,預估中國有將近 2000 億元的互聯網廣告業務受到影響。

早在去年 6 月,蘋果在開發者大會就宣布了這一隱私新政。去年 9 月,蘋果稱為了讓開發者有時間進行必要的更改,相關新政將從今年年初開始實行。前不久,蘋果向開發者宣布隱私新政相關要求將于 4 月 26 日應用于所有 App。

iOS14.5上線了什么新功能?

作為激進反對者,去年廣告營收占比高達 98%的 Facebook 曾經多次在公開場合抨擊蘋果隱私政策。“可能導致其平臺廣告商收入下降 50% 以上”、“變化對于小企業來說更是毀滅性的”......

在國內,雖然沒有廠商公開發聲反對蘋果新政,但廠商們試圖嘗試用其他的工具比如 CAID,來代替 IDFA 對用戶進行追蹤。

CAID 全稱是 CAA Advertising ID,被譯為中國廣告協會互聯網廣告標識。該標識是由中國廣告協會與信通院,聯合科研機構、廣告產業鏈等各方提出的,參與的著名科技巨頭包括百度、騰訊、阿里、巨量引擎、華為、小米等。

然而,蘋果對 CAID 的態度尚未明朗。字節跳動內部人士告訴搜狐科技,“3 月中的時候蘋果政策收緊了,部分開發者因 CAID 相關參數采集被下架”。有媒體報道稱,中國廣告協會正在就 CAID 解決方案與蘋果進行積極溝通。

搜狐科技發現,在百度搜索相關詞條時,還會出現關于 IDFA 的相關替代方案廣告。比如,北京數字聯盟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可信 ID”,宣傳其為“IDFA 風控替代方案”。根據介紹,可信 ID 為開發者提供推廣風控、運營安全類服務,此類 ID 遵守蘋果 ATT 框架規則。

iOS14.5上線了什么新功能?

“IDFA 不能一關了之”?

在蘋果推出隱私新政的背后,是蘋果、用戶、廣告產業鏈公司等多方利益的角逐。作為全球科技巨頭,蘋果當然不是所謂的“小白兔”。除了保護隱私,外界也認為蘋果希望從廣告行業“分一杯羹”,從而進一步鞏固其霸主地位。

支持蘋果隱私新政的觀點認為,App 收集個人信息的過程應該更透明。對于自身用戶是否被追蹤,用戶應該擁有更大的自主選擇權。

而站在商業的角度來看,蘋果隱私新政或將降低廣告行業的運作效率。中國廣告協會會長張國華曾發表文章《IDFA 不能一關了之》,“精準推送可以幫助用戶更容易獲取感興趣的內容和服務,可高效、便捷地觸達目標消費者,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有觀點認為,由于廣告收入受到影響,那些以前采用“免費服務 + 廣告”商業模式的公司可能會考慮轉向“無廣告 + 應用內收費”的<愛尬聊_創建詞條>模式,而蘋果可以獲得更多付費分成,獲取更多軟件服務收入。

需要注意的是,在這股“保護隱私”的滾滾潮流之中,利益受損更嚴重的是那些中小企業,巨頭的壟斷地位反而可能會進一步被鞏固。

上海交通大學數據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何淵指出,“蘋果新政對互聯網巨頭產生了影響,但不會太大,因為巨頭們有自己的應用程序,他們有足夠的用戶數據來形成自己的數字廣告生態系統。”

為減少 IDFA 新政的影響,蘋果官方正積極升級 SKAdNetwork(SKAN)解決方案,聲稱能夠幫助廣告商在保持用戶隱私的同時進行廣告歸因。然而,移動評估提供商 Branch 發現只有 1.05%的廣告客戶已完全準備好采用 SKAN,大部分仍在評估中(84.55%)。

SKAN 方案雖然在 2018 年就推出了,但并沒有被廣泛采用,因為廣告客戶認為比較“難用”。艾瑞咨詢指出,SKAN 難以進行廣告歸因設置,用戶層級的數據難以獲取。

“目前沒有完美替代方案。”七麥科技聯合創始人兼 CEO 徐歡指出,“如果 CAID 方案無法使用,基于 iOS 生態的移動廣告模式都要更新。未來是否不需要追蹤到個人,也能精準營銷?是否可以采用模糊匹配、概率匹配的方式?蘋果 SKAdNetWork 方案是可以返回用戶量級,不會透露具體用戶 ID。”

可以看出,蘋果隱私新政“威力”到底如何,以及替代方案的出現還需要觀望一段時間。不過可以預見的是,以用戶隱私為重點的廣告時代即將來臨。在法律對個人信息保護日益嚴苛,行業巨頭頻頻發力隱私保護的背景下,任何科技公司都無法獨善其身。

編輯 舉報 2022-12-09 17:16

0個評論

暫無評論...
驗證碼 換一張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