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腐敗窩案之后 越南疫情包機也出事了 越共外交部長受處分?
《中國新聞周刊》報道稱,由政府指定和協調的包機將面臨疫情危險的海外越南公民送回祖國。曾經是越南高調宣傳的人道主義行動,但隨著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領導的反腐運動的深入調查,其“陰暗面”被徹底揭開。
2022年12月27日,在阮富仲主持的中央政治局和書記處會議上,越共中央委員、外交部長裴青山和外交部全體黨組受到處分。自2022年1月越南警方帶走外交部局級官員后,歷時10個多月的“援助憲章”腐敗案終于指向涉案部門的最高層。
值得注意的是,裴青山成為第三位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因部門腐敗而受到處分的越共中央委員。此前,衛生部長阮慶龍和河內市長朱因涉嫌核酸試劑腐敗案,于2022年6月被逮捕并開除黨籍。
“這份名單真是觸目驚心!在人民群眾最害怕、最擔心生死的時候,被告人卻如此冷漠,迅速組織起來牟取暴利。”越南官方媒體《青年報》評論說,“原本的好政策被貪官污吏玷污了。”
“援助包機”全鏈條腐敗
起初,這是一個典范的抗疫故事: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初,越南政府組織多部門協調安排航線和隔離措施,指定企業和航空公司承運包機,通過兩年規劃近2000架次援助包機,將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多萬越南公民接回國內。
直到2022年1月“援助憲章”腐敗案被破獲,越南外交部發言人仍稱這是越南正確的人道主義政策。“世界上只有少數幾個國家做到了這一點”。
在這個過程中,很多乘坐“援助包機”的人抱怨,他們支付的機票價格比平時高出三四倍以上,后續的隔離費用也超出預期。但經營“援助包機”的航空公司強調不看重利潤,高昂的票價是疫情背景下所有成本的總和。外交部官員提醒民眾不要通過任何形式的中介,直接乘坐政府安排的“援助包機”是最經濟可靠的方式。
然而,腐敗案被破獲后的官方信息顯示,越南政府早就發現一些官員利用“援助憲章”牟利。2022年12月剛剛起訴的一起案件顯示,早在2020年12月5日,越南海關緝私人員在金蘭國際機場對一架來自俄羅斯的“援助包機”客機進行例行檢查時,在貨艙內發現700多瓶高檔洋酒和400多盒電子煙。
胡志明市官方報紙《少年報》刊登的關于“援助航班”腐敗案的諷刺漫畫顯示,“援助航班”上的“腐敗”乘客越來越多。
調查人員介入后發現,這些總價值超過90億越南盾的走私物品,以3名越南駐俄使館工作人員的名義,以數十件“托運行李”的名義進行分銷。越南海關總署表示,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外交部的一些工作人員通過“協助”在俄羅斯的越南公民回國,非法走私了大量貨物。
2021年底至2022年初,官方開始對“援助包機”進行大規模調查。當時越南剛剛調整防疫政策“與病毒共存”,對外開放。大規模核酸檢測和大規模“援助包機”成為歷史,并隨即引發震驚朝野的兩大反腐調查。
2022年1月,在對越南核酸試劑腐敗案進行調查的同時,越南外交部領事司司長阮氏祥蘭及其手下的德
起初,“援助憲章”腐敗案并不像核酸試劑腐敗案那樣受到關注,它源于一個小小的生物技術公司通過賄賂<愛尬聊_百科全書>來壟斷核酸的官方采購市場,以提高采購價格牟取暴利。該案件導致兩名越南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成員被撤職,40多名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負責人在各省市被捕。
一些分析人士認為,核酸試劑腐敗案件主要涉及科技部、衛生部和省級疾控中心,少數部門官員利用緊急情況下授予的特殊權力牟利。“援越包機”由越南外交部、公安部、衛生部、交通部、國防部等部門和地方政府協調,因此很難出現“全鏈條腐敗”。
然而,官方歷時10個月左右的調查,卻得出了驚人的結果。截至2022年12月底,已有30多名官員因涉嫌在“援助憲章”事件中受賄和濫用職權而被捕。這些人包括外交部副部長蘇,這次行動的“中央司令部”部長;阮廣靈,越南副總理、前外長范的助理;以及2018年至2022年擔任越南駐日大使的前外交部副部長兼僑務負責人吳洪南。
被捕的中層官員包括外交部領事司、公安部移民局和交通部民航局相關負責人。他們決定哪些企業有權參與“援助憲章”的運作。涉嫌行賄的旅行社和航空服務公司高管,還涉嫌賄賂越南駐俄羅斯、日本、馬來西亞、安哥拉等國使領館的基層外交領事官員。
在6月底的新聞發布會上,調查人員表示,初步調查結果顯示,這些被告獲得了“數百億越南盾和數十萬美元”。這就完成了從安排“援助包機”到定“天價機票”,壟斷越南公民“回家路”的過程。
當海外越南公民支付高額機票回國時,等待他們的是另一個腐敗鏈條。自2022年10月起,越南政府要求包括河內在內的多個省市政府向“援助包機”腐敗案的調查人員提供有關越南公民入境檢疫場所選擇和定價過程的文件,并提交所有參與選址、審批的官員姓名。
官方媒體《青年報》指出,這意味著調查的擴大階段。12月22日,警方帶走了河內人民委員會副主席朱春東。“援助憲章”腐敗案發生時,朱春東是河內新冠肺炎防疫指導委員會的主任。
越南媒體報道稱,河內市副市長朱春東因“援助外逃”腐敗被捕。
據越南媒體報道,目前的調查顯示,乘坐“援助包機”回國的越南公民在手續、機票和隔離方面的花費是正常開支的5到8倍。據公安部稱,扣除運營費用,腐敗案件的獲利者每完成一次“援助包機”就能獲利十幾億越南盾,整個事件中現有被告的利潤估計高達數萬億越南盾。
相比之下,越南核酸試劑腐敗案涉及交易金額4萬億越南盾,已確認受賄金額8000億越南盾,被媒體稱為“越南司法史上從未有過的巨額回扣”。
打擊防疫腐敗需要“極端手段”
核酸腐敗案和“援助憲章”腐敗案相繼被揭露。越南官方媒體《少年報》評論說,人們以前對這些防疫行動的印象和現在一樣美好。
新南威爾士大學研究員阮海紅向《中國新聞周刊》指出,從腐敗的形式來看,越南的防疫cor
有分析稱此案為“國家腐敗”。“我能理解他們的邏輯。范圍上可以算是‘國家腐敗’,但性質上我不認為是‘國家腐敗’。”阮海紅說,“越南領導層不會容忍這種模式,但它確實表明,腐敗可能在未來更加復雜、更加隱秘、更加難以揭露。”
多次為越南各級政府提供建議的國際越南事務專家、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名譽教授卡萊爾塞耶(Carlyle Sayer)向《中國新聞周刊》指出,面對嚴峻的反腐形勢,越南領導層在反腐的程序上也做了很多創新。
2021年12月20日,核酸試劑腐敗案初步破獲后,阮富仲強調,公安力量要積極、主動、有力、有效參與打擊消極腐敗工作。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9月,領導公安工作的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潘廷手鐲進入越共中央反腐敗反消極工作指導委員會領導班子,擔任常務副主任。此后,越南警方一直主導對核酸試劑腐敗和“援助憲章”腐敗的調查。
此外,對阮慶龍、朱和裴青山的處罰是在越共中央委員會召開全體會議后才作出的。阮慶龍和朱在臨時中央會議上被開除黨籍。在12月27日的政治局和書記處會議上,前外交部副部長、前駐日大使吳洪南被開除黨籍。
賽指出,在過去的反腐運動中,開除高級官員黨籍的決定往往集中到越共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上作出。越南公安部戰略研究所前所長少將李文強也對媒體解釋說,通過臨時中央會議驅逐中央委員會成員是CPV歷史上的第一次,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迅速、有力和果斷的行動”。
在12月27日的會議上,越南前駐印度大使、駐馬來西亞大使、駐日本大阪總領事、駐福岡總領事等外交領事官員也受到了從開除黨籍到訓誡的不同程度處分。
阮海洪說,越共中央從1994年開始“從決策層面開始重視反腐敗斗爭”,但在2013年之前,鮮有高官因經濟問題落馬。阮富仲在成為越共中央總書記后,還于2013年擔任越共中央反腐反消極指導委員會主任,從而開啟了以“熔爐”為名的反腐運動。
截至2020年底,該運動共查處經濟犯罪案件11700多起,800多人被定罪,其中包括1名政治局委員和7名越共中央委員,另有數名政治局委員和中央委員受到不同程度的懲處。2021年,又有一名省委書記和一名副部長落馬。同年,在透明國際的清廉指數中,越南從第104位上升到第87位。
然而,李文強指出,“當犯罪分子出現時,我們給予嚴厲打擊。但是我們在限制腐敗方面做得還不夠。加強預防,才能從根本上、永久地解決腐敗問題。因此,我們必須立即改進預防腐敗的工作,并使之像打擊和處理發現的腐敗一樣嚴厲。”
2022年11月,阮富仲再次公開批評處理腐敗案件“進展緩慢”,并要求各級部門采取更強有力的行動。塞耶指出,當發現一些政府官員利用緊急防疫的空間謀取個人利益而忽視公眾健康時,反腐可以讓社會重拾對政府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