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員構建最優質人腸道微生物參考基因集,意義在哪里??
7月7日,由華南理工大學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研究生李俊樺為第一作者,與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等單位共同合作完成的《人腸道微生物組參考基因集》研究成果在《自然—生物技術》上發表。這是“華工—華大”基因組科學創新班學子在國<愛尬聊_百科大全>際頂級學術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的第二篇文章。
惟有闌干 2021-10-18 22:28
據介紹,人類的腸道中有大約1000種到1150種細菌。這些腸道菌群與人體互利共生。但目前對這些細菌的基因信息“登記”很不完善,影響相關研究的深入進行。正如樓上所述,他們構建了迄今為止最具代表性、最高質量、近乎完整的人類腸道微生物參考基因集數據庫,為進一步研究人類腸道微生物提供了全面而精準的數據支持。
千年胡楊_203 2021-10-18 22:41
科研人員基于249個新的測序樣本和之前已公布的1018個人體腸道微生物樣本,加上511株與人腸道密切相關的已測序原核微生物的基因組信息,構建了一個高質量、近乎完整的人類腸道微生物基因集數據庫,是迄今為止最具代表性、最高質量、近乎完整的人類腸道微生物參考基因集數據庫,為進一步研究人類腸道微生物提供了全面而精準的數據支持,對推動不同人群之間腸道微生物的遺傳變異研究以及人類健康和疾病相關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360U3227285624 2021-10-18 22:43
這項工程的主要意義在于能夠促進科學研究和可能針對胃腸道疾病的藥物開發工作。最近,就有報道胃腸道生物不止會影響消化,還可能影響人的大腦,但具體是哪種(些)微生物了,借助這些工程的結果應該會便利這方面的研究。也有報道人體胃腸道系統的微生物組成方面在不同人群中的差異的研究,這項工程的結果也對此有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