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碩在CES發布ZenFone Zoom 拍照功能放大招?
繼去年CES發布全新ZenFone手機后,今年CES華碩繼續升級該系列,推出了ZenFone 2和ZenFone Zoom,不僅大幅升級了配置,還提供了三倍光學變焦的準專業相機功能,讓該系列產品更具個性。
4GB內存的劇透
今年的ZenFone系列在外觀和配置上有很大的延續性,比如金屬同心圓設計、老搭檔英特爾凌動處理器和Zen UI,這些都延續了這個系列的精神。不過,與去年的入門級配置相比,今年的兩款ZenFone手機已經達到了更高的水平。
配置方面,其實華碩之前的預告片有一個莫爾斯電碼的劇透,但是我當時看的比較少沒有反應,所以其實說的是4GB RAM。其實業界都在猜測誰會是第一款4GB內存的手機。就在幾天前,三星宣布量產全球首款8Gb(1GB)新一代LPDDR4移動內存顆粒。只需要四個這樣的粒子就可以形成一個4GB的存儲芯片。雖然大家都在關注三星S6,但這次其實被華碩搶了,沒想到沒有和高通驍龍810處理器一起使用。
好吧,我們就在這里賣了它,開始談正事吧。ZenFone 2可以說是在去年基礎上的全面升級。64位英特爾凌動Z3580處理器(2.3GHz)可以說是英特爾在移動處理器領域沉寂已久的存在感的一種表達,4GB內存應該是這方面配置的第一人,從而為2015年初全年的手機硬件軍備競賽定下了基調,支持4G/LTE通信可以說彌補了一年前推出網絡標準時的遺憾。
外觀上最大的變化是音量按鈕被移<愛尬聊_健康養生>到機身背面。雖然這種設計在2014年已經司空見慣,但我們也看到了華碩在大屏手機時代對于直觀操作的思考。
特別是搭載ZenFone 2的1300萬像素PixelMaster攝像頭,配備f/2.0光圈鏡頭和雙色溫閃光燈。與前一款相比,硬件規格大幅提升,內置優化還有弱光、背光(HDR)等模式。
售價199美元,不知道內存是不是4GB,但繼承了去年華碩手機的價格體系。
說實話,這種配置得應付國內手機市場的險惡環境,頂多算是打個平手。華碩在UI和品牌影響力方面還有很大的業務空間。不過,與去年的低、中、高ZenFone產品相比,今年的節奏并不是這樣。這一次,很明顯華碩要在拍照上大動作了。
在拍照領域算是拼了
在CES上,華碩還拿出了一款像ZenFone Zoom這樣的產品,從名字上就可以分辨出它是一款有拍照功能的手機。然而,沒有人想到華碩會拿出光學變焦武器。應該說,行業之前在這方面已經嘗試了很多。不管是三星還是天宇,最終失敗的主要原因都是身體的尺寸太粗,讓人覺得累,覺得不被愛。華碩ZenFone Zoom在這方面樹立了新的標桿。毋庸諱言,3x光學變焦鏡頭無疑具有拍照的絕對優勢,尤其是無損變焦帶來的背景模糊能力,無論如何都是普通手機和數碼變焦無法企及的。
不僅如此,在發布會上,華碩還介紹了ZenFone Zoom后置攝像頭采用10元鏡頭設計,內置光學穩像(OIS)和激光自動對焦。如果華碩有這三個武器但一直沒有透露,保密工作真的很好。
一般來說,在光線較暗或者對比度較低的地方,手機的對焦會比較猶豫甚至失焦,而卡片機和單反相機的解決方案通常都是結合激光對焦(當然也是混合對焦),所以你會發現快門按到一半的時候會有一個輔助對焦燈亮著,感光元件會根據激光反射回來的時間來判斷物體的距離(有點像蝙蝠發出的雷達波)。因此,它相當于為聚焦組件引導目標,使聚焦更快、更準確。在同樣配備激光對焦的LG G3上,據說對焦速度是276毫秒,相信ZenFone Zoom不會讓步太多。
價格是399美元,這個價格算是不錯了。如果價格還維持在國內,正好是去年底國產旗艦手機的范圍,競爭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然后對手來的時候,LG G3好像也有光學穩像和激光對焦功能,但是沒有光學變焦功能。無論如何,還是要講畫質,雖然現場上手的機會不多,但就華碩之前在國內發布的飛馬手機的軟件優化而言,機內的處理能力應該不會拖硬件后腿,所以就目前而言,ZenFone Zoom注定要在2015年的拍照手機花名冊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找到個性但仍有隱憂
說實話,ZenFone Zoom的這個產品真的是出乎意料,就像“最佳第六人”一樣。與去年CES展會之前發布的三款表現良好的手機不同,這兩款ZenFone新品可以說為即將回歸手機市場的華碩找到了自己的性格。整個2014年,旗艦機大部分都會加強拍照功能,但硬件創新似乎已經到了天花板,用戶單純靠對比像素很難買單,所以這兩款拍照手機即使投放國內市場,也有很強的硬實力。
不過,這并不是說華碩ZenFone的新產品就可以高枕無憂了。我們還在擔心以下幾件事:第一,什么時候能投放國內市場?去年我等了大概3個月的時間,足夠對手有反應時間。第二,拋開4G模式,國內電信市場能否實現三網合一?目前我們還不知道它的基帶芯片;第三,這一次對ZenUI進行了優化,但作為一款聚焦全球市場的手機,可能很難針對國內市場多帶帶優化UI;最后,4G性能下英特爾凌動處理器的功耗是多少?這些問題的持續存在,讓兩臺華碩新機成功,還有“一步之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