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歌子作者是誰啊??
請<愛尬聊_尬聊生活>問漁歌子作者是誰啊?
加加62 2022-05-15 17:44 漁歌子 西塞山前白鷺飛 [1]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作者簡介】 張志和(743~774),字子同,初名龜齡。號玄真子、煙波釣徒,生于唐天寶 2年,婺州金華人。其父張游一生在家閑居,他“清真好道”,精通莊列道家思想。張志和從幼受到其父道學文化熏陶。后張志和因生活在唐帝國從鼎盛跌落中衰的轉變期,“安史之亂”對他的思想和處世立身產生消極影響。 唐肅宗年間,張志和離開了養育他的婺城到京城“游太學”,取得國子學士資格。不久一舉明經擢第,此年僅16歲。一個弱冠少年就能向肅宗皇帝獻策,可謂少年得志,因張志和才華出眾,受肅宗李亨賞識,特加獎掖,任命為待詔翰林,授予左金吾錄事參軍,肅宗同時還賜名“志和”與他,自此志和即為其名。正當他少年春風,榮寵之際,卻不慎因事得罪朝廷,被貶為南浦(今江西南昌西南)為尉官。雖然被貶時間不長,中途即量移他郡,不久又遇赦回到京城長安,但卻在他心靈上留下一道深痕,他似乎看破官場,泯滅仕念。于是趁家親亡故之機,以奔喪為由請求辭官返金華。 其兄鶴齡,擔心弟弟浪跡湖海,遁世不還,寫了一首《漁父歌》召其歸來,張志和聽從兄長安排,回越居住。他生活簡樸,不修邊幅。常去水濱河溪效法姜太公無餌垂魚。如此逍遙隱居生活10年。 唐大歷9年秋冬,顏真卿偕同門生、弟侄、賓客前來平望驛游覽,大家飲酒作詞,暢酣淋漓,張志和酒酣耳熱,忘乎所以,飄然若仙,他乘興要為眾人表演水上游戲,不幸溺水而亡。顏真卿為其撰寫碑銘。 【原文注釋】 1.漁歌子:原是曲調名,后來人們根據它填詞,又成為詞牌名。 西塞山前白鷺飛 [2]2. 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一說在湖北省黃石市。 3. 白鷺:一種白色的水鳥。 4. 桃花流水:桃花盛開的季節正是春水盛漲的時候,俗稱桃花汛或桃花水。 5. 箬笠:用竹葉、竹篾編的寬邊帽子,常作雨具。箬,一中竹子。 6. 蓑衣:用草或棕編制成的雨衣。 7:鱖魚:江南又稱桂魚,肉質鮮美。 8.歸:在文中是指回朝廷 【白話譯文】 西塞山前白鷺在自由的翱翔,江上黃綠色的魚兒歡快地游著,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樣的鮮艷。江岸一位老翁戴著青色的箬笠,披著綠色的蓑衣,沐浴著斜風細雨坐在船上,他被美麗的江南春景迷住了,久久不愿回家。 【誦讀賞析】 色彩明優意萬千,脫離塵俗釣湖煙。 西塞山前白鷺書法作品 思深韻遠情融景,生活任行樂自然。 這首詞描繪了春天秀麗的水鄉風光,塑造了一位漁翁的形象,贊美了漁家生活情趣,抒發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 首句“西塞山前白鷺飛”,“西塞山前”點明地點,“白鷺”是閑適的象征,寫白鷺自在地飛翔,襯托漁父的悠閑自得。次句“桃花流水鱖魚肥”意思是說:桃花盛開,江水猛漲,這時節鱖魚長得正肥。這里桃紅與水綠相映,是表現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風景,渲染了漁父的生活環境。三四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描寫了漁父捕魚的情態。漁父戴青箬笠,穿綠蓑衣,在斜風細雨中樂而忘歸。“斜風”指微風。全詩著色明麗,用語活潑,生動地表現了漁夫悠閑自在的鄉村生活生活。 編輯本段經典作品 漁歌子(變格) 唐 ·魏承班 柳如眉,云似發,鮫綃霧縠籠香雪。 夢魂驚,鐘漏歇,窗外曉鶯殘月。 幾多情,無處說,落花飛絮清明節。 少年郎,容易別,一去音書斷絕。 ☆☆☆☆☆☆☆☆☆☆☆☆☆☆☆☆☆☆☆ 漁歌子(變格) 唐·李詢 荻花秋,瀟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畫。 碧煙中,明月下,小艇垂綸初罷。 水為鄉,篷作舍,魚羹稻飯常餐也。 酒盈杯,書滿架,名利不將心掛。 【作者簡介】 李殉(約855~約930),字德潤,梓州(今四川三臺)人。因祖先為波斯人,故其友尹鶚戲稱其為“李波斯”。有詩名,尤工詞,為花間派重要詞人之一。所吟詩句往往動人,多感慨之音。詞的成就更為突出,風格清新俊雅,素樸中見明麗。《花間集》錄其詞三十七首,《唐五代詞》則輯得五十四首。 ☆☆☆☆☆☆☆☆☆☆☆☆☆☆☆☆☆☆☆ 漁歌子 唐·劉基 釣得鳊魚環賣錢,瓷甌引滿看青天。 芳樹下,夕陽邊,睡覺蘆花雪滿船。 【作者簡介】 劉基(1311—1375),字伯溫,號犁眉,處州青田(今屬浙江)人。佐明太祖朱元璋定天下,為明朝開國勛臣,官至御史中丞,封誠意伯。后被左丞相胡惟庸譖毀,憂憤而死。博通經史,詩文閎深頓挫,自成一家。有《誠意伯文集》等傳世。 ☆☆☆☆☆☆☆☆☆☆☆☆☆☆☆☆☆☆☆ 漁歌子 五代·李煜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無言一隊春。 一壺酒,一竿綸,世上如儂有幾人? 又 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 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作者簡介】 李煜(937—978),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徐州(令屬江蘇)人;李璟第六子,南唐后主,公元961年—975年在位:降末后封違命侯,被毒死。 ☆☆☆☆☆☆☆☆☆☆☆☆☆☆☆☆☆☆☆ 漁歌子 .五代·孫光憲 泛流螢,明又滅,夜涼水冷東灣闊。 風浩浩,笛寥寥,萬頃金波澄澈。 杜若洲,香郁烈,一聲宿雁霜時節。 經譬水,過松江,盡屬儂家日月。 【作者簡介】 孫光憲(約900—968)字孟文,號葆光子。陵州貴平(今四川仁壽東北)人。五代宋初文學家。出身農家,好讀書,常校勘抄寫,藏書數千卷。后唐時為陵州判官,后避難江陵,高季興在荊州建南平國,他任從事,累官荊南節度副使、檢校秘書監兼御史大夫。后歸宋,為黃州刺史。著有《荊臺》、《筆傭》、《桔齋》等集,多已散佚,今存筆記小說《北夢瑣言》二十卷,記述五代期間政治遺聞、文人逸事和社會風習等,文筆清新淡雅。他善于作詞,《花間集》收錄六十一首,《尊前集》收錄二十三首,是唐、五代詞人中存詞最多的。其詞大多為艷詞,但也有其他題材,比花間派其他詞人的作品稍有內容,風格也較清雋。如《浣溪沙》、《菩薩蠻》、《漁歌子》等頗受后人好評。王國維《人間詞話補遺》評孫光憲《浣溪沙》說:“昔黃玉林(黃開)賞其‘一庭疏雨濕春愁’為古今佳句,余以為不若‘片帆煙際閃孤光’尤有境界也。”生平詳見吳任臣《十國春秋》卷一○二其詞見林大椿《唐五代詞》。
黃桂芳 2022-05-15 17:45 漁歌子作者是張志和,唐代人。 張志和(730年(庚午年)~810年?),字子同,初名龜齡,漢族,婺州(今浙江金華)人,自號“煙波釣徒”,又號“玄真子”。唐代著名道士、詞人和詩人。
xieyx_2006 2022-05-15 17:45 張志和,字子同,初名龜齡.婺州金華(今浙江金華)人.唐朝肅宗時待詔翰林.
沉默成詩 2022-05-15 17:49 漁 歌 子 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作者】 本名龜齡,字子同,金華(今屬浙江)人。生卒年不詳。唐肅宗時待詔翰林。 后因事被貶,絕意仕進,隱居江湖間。自號玄真子,又號煙波釣徒。著書亦名 《玄真子》。
流心雨#p#水水月牙 2022-05-15 17:55 此調最早見于唐朝詩人張志和的《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八卦女2015 2022-05-15 17:57
加加62 2022-05-15 17:44 漁歌子 西塞山前白鷺飛 [1]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作者簡介】 張志和(743~774),字子同,初名龜齡。號玄真子、煙波釣徒,生于唐天寶 2年,婺州金華人。其父張游一生在家閑居,他“清真好道”,精通莊列道家思想。張志和從幼受到其父道學文化熏陶。后張志和因生活在唐帝國從鼎盛跌落中衰的轉變期,“安史之亂”對他的思想和處世立身產生消極影響。 唐肅宗年間,張志和離開了養育他的婺城到京城“游太學”,取得國子學士資格。不久一舉明經擢第,此年僅16歲。一個弱冠少年就能向肅宗皇帝獻策,可謂少年得志,因張志和才華出眾,受肅宗李亨賞識,特加獎掖,任命為待詔翰林,授予左金吾錄事參軍,肅宗同時還賜名“志和”與他,自此志和即為其名。正當他少年春風,榮寵之際,卻不慎因事得罪朝廷,被貶為南浦(今江西南昌西南)為尉官。雖然被貶時間不長,中途即量移他郡,不久又遇赦回到京城長安,但卻在他心靈上留下一道深痕,他似乎看破官場,泯滅仕念。于是趁家親亡故之機,以奔喪為由請求辭官返金華。 其兄鶴齡,擔心弟弟浪跡湖海,遁世不還,寫了一首《漁父歌》召其歸來,張志和聽從兄長安排,回越居住。他生活簡樸,不修邊幅。常去水濱河溪效法姜太公無餌垂魚。如此逍遙隱居生活10年。 唐大歷9年秋冬,顏真卿偕同門生、弟侄、賓客前來平望驛游覽,大家飲酒作詞,暢酣淋漓,張志和酒酣耳熱,忘乎所以,飄然若仙,他乘興要為眾人表演水上游戲,不幸溺水而亡。顏真卿為其撰寫碑銘。 【原文注釋】 1.漁歌子:原是曲調名,后來人們根據它填詞,又成為詞牌名。 西塞山前白鷺飛 [2]2. 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一說在湖北省黃石市。 3. 白鷺:一種白色的水鳥。 4. 桃花流水:桃花盛開的季節正是春水盛漲的時候,俗稱桃花汛或桃花水。 5. 箬笠:用竹葉、竹篾編的寬邊帽子,常作雨具。箬,一中竹子。 6. 蓑衣:用草或棕編制成的雨衣。 7:鱖魚:江南又稱桂魚,肉質鮮美。 8.歸:在文中是指回朝廷 【白話譯文】 西塞山前白鷺在自由的翱翔,江上黃綠色的魚兒歡快地游著,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樣的鮮艷。江岸一位老翁戴著青色的箬笠,披著綠色的蓑衣,沐浴著斜風細雨坐在船上,他被美麗的江南春景迷住了,久久不愿回家。 【誦讀賞析】 色彩明優意萬千,脫離塵俗釣湖煙。 西塞山前白鷺書法作品 思深韻遠情融景,生活任行樂自然。 這首詞描繪了春天秀麗的水鄉風光,塑造了一位漁翁的形象,贊美了漁家生活情趣,抒發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 首句“西塞山前白鷺飛”,“西塞山前”點明地點,“白鷺”是閑適的象征,寫白鷺自在地飛翔,襯托漁父的悠閑自得。次句“桃花流水鱖魚肥”意思是說:桃花盛開,江水猛漲,這時節鱖魚長得正肥。這里桃紅與水綠相映,是表現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風景,渲染了漁父的生活環境。三四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描寫了漁父捕魚的情態。漁父戴青箬笠,穿綠蓑衣,在斜風細雨中樂而忘歸。“斜風”指微風。全詩著色明麗,用語活潑,生動地表現了漁夫悠閑自在的鄉村生活生活。 編輯本段經典作品 漁歌子(變格) 唐 ·魏承班 柳如眉,云似發,鮫綃霧縠籠香雪。 夢魂驚,鐘漏歇,窗外曉鶯殘月。 幾多情,無處說,落花飛絮清明節。 少年郎,容易別,一去音書斷絕。 ☆☆☆☆☆☆☆☆☆☆☆☆☆☆☆☆☆☆☆ 漁歌子(變格) 唐·李詢 荻花秋,瀟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畫。 碧煙中,明月下,小艇垂綸初罷。 水為鄉,篷作舍,魚羹稻飯常餐也。 酒盈杯,書滿架,名利不將心掛。 【作者簡介】 李殉(約855~約930),字德潤,梓州(今四川三臺)人。因祖先為波斯人,故其友尹鶚戲稱其為“李波斯”。有詩名,尤工詞,為花間派重要詞人之一。所吟詩句往往動人,多感慨之音。詞的成就更為突出,風格清新俊雅,素樸中見明麗。《花間集》錄其詞三十七首,《唐五代詞》則輯得五十四首。 ☆☆☆☆☆☆☆☆☆☆☆☆☆☆☆☆☆☆☆ 漁歌子 唐·劉基 釣得鳊魚環賣錢,瓷甌引滿看青天。 芳樹下,夕陽邊,睡覺蘆花雪滿船。 【作者簡介】 劉基(1311—1375),字伯溫,號犁眉,處州青田(今屬浙江)人。佐明太祖朱元璋定天下,為明朝開國勛臣,官至御史中丞,封誠意伯。后被左丞相胡惟庸譖毀,憂憤而死。博通經史,詩文閎深頓挫,自成一家。有《誠意伯文集》等傳世。 ☆☆☆☆☆☆☆☆☆☆☆☆☆☆☆☆☆☆☆ 漁歌子 五代·李煜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無言一隊春。 一壺酒,一竿綸,世上如儂有幾人? 又 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 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作者簡介】 李煜(937—978),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徐州(令屬江蘇)人;李璟第六子,南唐后主,公元961年—975年在位:降末后封違命侯,被毒死。 ☆☆☆☆☆☆☆☆☆☆☆☆☆☆☆☆☆☆☆ 漁歌子 .五代·孫光憲 泛流螢,明又滅,夜涼水冷東灣闊。 風浩浩,笛寥寥,萬頃金波澄澈。 杜若洲,香郁烈,一聲宿雁霜時節。 經譬水,過松江,盡屬儂家日月。 【作者簡介】 孫光憲(約900—968)字孟文,號葆光子。陵州貴平(今四川仁壽東北)人。五代宋初文學家。出身農家,好讀書,常校勘抄寫,藏書數千卷。后唐時為陵州判官,后避難江陵,高季興在荊州建南平國,他任從事,累官荊南節度副使、檢校秘書監兼御史大夫。后歸宋,為黃州刺史。著有《荊臺》、《筆傭》、《桔齋》等集,多已散佚,今存筆記小說《北夢瑣言》二十卷,記述五代期間政治遺聞、文人逸事和社會風習等,文筆清新淡雅。他善于作詞,《花間集》收錄六十一首,《尊前集》收錄二十三首,是唐、五代詞人中存詞最多的。其詞大多為艷詞,但也有其他題材,比花間派其他詞人的作品稍有內容,風格也較清雋。如《浣溪沙》、《菩薩蠻》、《漁歌子》等頗受后人好評。王國維《人間詞話補遺》評孫光憲《浣溪沙》說:“昔黃玉林(黃開)賞其‘一庭疏雨濕春愁’為古今佳句,余以為不若‘片帆煙際閃孤光’尤有境界也。”生平詳見吳任臣《十國春秋》卷一○二其詞見林大椿《唐五代詞》。
黃桂芳 2022-05-15 17:45 漁歌子作者是張志和,唐代人。 張志和(730年(庚午年)~810年?),字子同,初名龜齡,漢族,婺州(今浙江金華)人,自號“煙波釣徒”,又號“玄真子”。唐代著名道士、詞人和詩人。
xieyx_2006 2022-05-15 17:45 張志和,字子同,初名龜齡.婺州金華(今浙江金華)人.唐朝肅宗時待詔翰林.
沉默成詩 2022-05-15 17:49 漁 歌 子 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作者】 本名龜齡,字子同,金華(今屬浙江)人。生卒年不詳。唐肅宗時待詔翰林。 后因事被貶,絕意仕進,隱居江湖間。自號玄真子,又號煙波釣徒。著書亦名 《玄真子》。
流心雨#p#水水月牙 2022-05-15 17:55 此調最早見于唐朝詩人張志和的《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八卦女2015 2022-05-15 17:57
漁歌子就是唐代詩人張志和寫的。字子同,初名龜齡,蘭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