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壓線上的手術師”為電網體檢 北京配網帶電檢修用上黑科技?
4月13日,北京市海淀區西北旺永豐地區一條電力架空線路下,15臺特種作業裝備分散在近700米長的多個點位上。距離地面10余米的高空中,兩臺帶電作業機器人靈活地轉動著手臂,有條不紊地進行現場作業。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現場工作負責人介紹,這是迄今為止北京地區開展的規模最大、采用先進技術最多的一次配網帶電綜合檢修作業。
配電網作為上連電網主網架、下接千家萬戶“最后一公里”的電網,就像“毛細血管”一樣,輸送著源源不斷的電能。配網帶電作業的前提是不中斷供電,通過作業人員或工具進入帶電區域,以帶電作業、旁路作業等方式對配電網設備進行檢修,在此過程中,用電單位、居民可以正常用電。
4月13日,北京市海淀區西北旺永豐地區一條電力架空線路下,15臺特種作業裝備分散在近700米長的多個點位上。 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高壓線上的手術師”身懷絕技
國網北京電力設備部副主任辛鋒介紹:“每年我們都要對全市的配電線路開展巡視檢修,就像人們需要‘體檢’一樣,供電設備也需<愛尬聊_創建詞條>要進行‘體檢’,檢修中發現設備缺陷要進行‘手術’,對存在缺陷的設備進行修復或更換,提升設備健康水平。”
國家電網公司配網帶電作業首席專家王月鵬介紹,配網帶電作業人員被稱作“高壓線上的手術師”,作業人員要長時間在1萬伏高壓的帶電區域開展工作,對人員的心理、體力、耐力要求極高,對作業規范性要求極其嚴格。
在12號至15號桿塔作業現場,帶電作業人員正在一條10千伏的高壓線路旁架設臨時線路,將原有線路負荷轉移至臨時線路,如同實施“心臟搭橋術”,這是目前國網北京電力較為常用的旁路作業法。
在相鄰的16號桿塔,作業人員手中緊握一根1.8米長的絕緣操作桿,猶如揮舞“指揮棒”,嫻熟地進行著帶負荷加裝柱上斷路器的工作。這種作業方法叫絕緣桿作業法,是國網北京電力自主研發應用的,相較于傳統的絕緣手套法,可以增加作業人員與帶電體的距離,進一步保障作業人員的安全,由于省去前期的絕緣遮蔽工作,還可以縮短作業時間。目前,這種作業方法已經在國內推廣應用。
作業人員手中緊握絕緣操作桿,猶如揮舞“指揮棒”,嫻熟地進行著帶負荷加裝柱上斷路器的工作。 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國網北京電力檢修公司帶電作業中心高級檢修師閆文君介紹:“絕緣桿作業法有諸多優勢,對作業人員的技能水平要求也比較高,需要大量辛苦的訓練。看似簡單,操作起來的難度卻不亞于用一米多長的筷子去夾一個蘋果。”
多項高科技設備用于電網“體檢”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國網北京電力在配網帶電作業領域創新采用“帶電+旁路+發電”的綜合作業法,并應用多種新技術、新裝備,更好地服務首都安全可靠用電。
“絕緣桿法套裝工具、帶電作業機器人、‘蜘蛛車’這類先進工具和科技裝備,在提升帶電作業安全性的同時,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檢修質量。”王月鵬介紹道。
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一亮相就吸引了不少目光。當日,國網北京電力應用了兩臺帶電作業機器人,分別開展帶電加裝地線環和帶電恢復絕緣工作,機器人在地面人員的操作下,有條不紊地進行著作業。
帶電作業機器人在地面人員的操作下,有條不紊地進行著作業。 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隨著科技的迭代升級,帶電作業機器人搭載了“AI技術”,能夠自主掃描成像,完成高空作業的定位、剝線、安裝、緊固等復雜動作,實現作業全過程“一鍵操作”,有效提高帶電作業的效率和安全性。
其中一臺帶電作業機器人還搭載了由國網北京電力自主研發的恢復絕緣末端工具,就像一只“機械手”,能夠精準修復導線的裸露部位,恢復線路絕緣,進一步提高帶電作業的精細化操作水平。
國網北京電力還應用了履帶自行式絕緣作業平臺——“蜘蛛車”,由于外形尺寸小,其被廣泛應用于道路狹窄、地形復雜等常規絕緣斗臂車無法到達的作業現場。
3000千瓦中壓發電車功率大、技術先進,原動力采用航空發動機,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噪聲低、排放少的特點,它的功率密度很大,可以一次性為近1500戶居民供電。
高空中,兩臺帶電作業機器人在工作人員的控制下靈活地轉動著手臂,有條不紊地進行現場作業。 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配網帶電作業年均多供電量4000余萬千瓦時
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國網北京電力共有配網帶電作業人員185人,各類帶電作業特種裝備107臺套,可完整開展全部四類33個配網帶電作業項目。五年來,國網北京電力年均開展配網帶電作業9500余次,全市年戶均停電時間減少2.93小時,年均多供電量4000余萬千瓦時。
配網帶電作業推動首都供電可靠性持續提升,截至2022年底,北京城市供電可靠率已達到99.997%,城市核心區、經開區供電可靠率已躋身世界一流。同時,配網帶電作業讓用戶接入電網更加便捷,北京地區低壓非居民業擴接電時間已經壓縮至10天以內。
2023年,國網北京電力開始實施配網帶電作業三年專項提升行動,將進一步提升配網帶電作業能力水平,實現全時段、全區域、全類型能力提升。計劃到2025年,北京地區配網年帶電作業次數增加150%,全市年戶均停電時間再減少0.12小時。
新京報記者 吳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