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運會6月上旬還將進行全流程、全要素實戰演練?
4月19日是成都大運會開幕倒計時一百天,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相關人士介紹大運會的籌備情況并答記者問。
教育部副部長、成都大運會組委會副主席王嘉毅介紹,自2018年12月獲得大運會舉辦權以來,四川省、成都市做了大量工作。經過4年籌備,成都建設了品質卓越的場館設施,培養了嚴謹專業的辦賽隊伍,策劃了豐富多彩的教育文化體育等交流活動。
記者了解到,此前受新冠疫情影響,成都大運會不得不兩次延期。目前,成都大運會籌辦工作進入沖刺階段。
4月19日,嘉賓在觀看成都大運會琳瑯滿目的特許商品。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關注1 競賽組織
賽時指揮調度中心已于3月3日開始試運行
發布會上,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成都大運會組委會副主席周進強介紹,距離成都大運會開幕還有100天,籌辦工作進入沖刺階段。競賽組織是當前籌辦工作的重點。
目前競賽組織團隊組建完畢。教育部、體育總局共同選派骨干組成團隊,參與成都大運會競賽組織工作,負責場地器材、設施設備、參賽報名、賽程編排等方面的專業指導和技術把關。已選派1077名國內技術官員,與國際技術官員共同完成競賽執裁、組織管理等工作。以場館團隊為基礎的賽時組織體系和工作機制構建完成,組委會、賽區委員會、場館團隊等可以實現上下貫通、緊密銜接、高效聯動。賽時指揮調度中心運行方案和應急預案制定完畢,賽時指揮調度中心已于3月3日開始試運行。開幕前將以一系列測試賽為抓手,加強實戰演練,進一步強化競賽組織工作賽時指揮體系的科學性、完備性,確保運行順暢。
周進強表示,成都大運會歷經延期,籌備期較長。早在2021年,國家體育總局就統籌安排了17場全國單項比賽作為大運會測試賽,有效檢驗了賽時組織運行和服務保障籌備情況,形成問題清單,并持續推進優化。今年6月上旬,還將開展聯調聯試,進行全流程、全要素實戰演練,堅持賽時目標、賽時標準、賽時需求,對場館運行、器材設備、指揮調度等進行再測試再檢驗,進一步提升運行能力。
成都大運會參賽報名分為意向報名、預報名、規模報名、個人報名4個階段,目前正在進行規模報名。
王嘉毅表示,中國大學生體育代表團將在賽場上加強與各國(地區)運動員的競技和交流,“這屆大運會設計了18個大項目,我們全部參加。另外還有很多小項目,我們力爭全部參加。所有項目都會派運動員參加。目前,總的是800多名代表團成員,其中運動員約500名”。
關注2 場館
部分重點場館部署“蓉寶”機器人
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成都大運會組委會副主席鄭備介紹,大運會49個場館已于2021年投入使用,今年再次對所有場館進行測試驗收,全部符合國際賽事標準。接下來的5月、6月將舉辦系列測試賽,進一步優化提升場館功能。
作為首屆有“5G技術”加持的大學生運動會,成都大運會中有不少科技應用與智慧元素。成都市人民政府市長、成都大運會組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王鳳朝介紹,以大運會場館為例,東安湖體育公園的“三館”包括了多功能體育館、游泳跳水館、綜合小球館,修建全過程均采用“BIM技術+智慧工地”駕駛艙系統,實現大型場館的智慧建造。空間構造集約緊湊、提效降能,“冰籃轉換”實現場館多功能賽事用途,可在4至6小時由“冰球場”向“籃球場”轉換。鳳凰山體育公園配備智能導航系統和場館智能安全援助服務系統,實現場館室內定位導航、實時定位引導導航與一鍵救援服務功能。
同時,在部分重點場館部署智能機器人。比如被稱為特殊“服務生”的“蓉寶”機器人,它是世界上首款帶有應急功能的機器人,內部包含了急救包、心臟除顫器等醫療應急工具,可提供人臉識別、測溫、多語言翻譯等服務。
成都還專門開發了“大運通”APP,提供參賽、觀賽、生活三大服務功能。參賽服務主要為賽事人員提供大運村VR導覽、大運村活動預約、餐飲、交通、天氣等服務。
成都大運會“蓉寶”擺件珍藏版套裝。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關注3 文化交流
大運村內將舉辦非遺展示體驗等活動
王嘉毅表示,本屆大運會為開展世界青年交流互動作出了充分安排。目前正在制定并完善文化交流的專項方案。
他介紹,大運會不僅是世界青年切磋技藝提高競技水平的體育舞臺,也是一個交流互動、開拓國際視野的教育平臺。特別是經歷了三年新冠疫情之后,各國青年大學生更加渴望這種交流。目前正在制定并完善文化交流的專項方案,將按照“青春時尚、文化浸潤、豐富多彩、美美與共”的總思路,提出一系列促進世界大學生體育、科技、文化、創新交流的活動安排。
大運會期間,大運村內將舉辦“中國成都·公園城市主題藝術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體驗、以音樂、舞蹈、川劇等為內容的中外青年互動活動以及近距離觀看大熊貓、參觀城市博物館等城市文化交流活動。
作為大運會活動重要的組成部分,大運會期間還將舉辦國際大體聯世界學術大會等學術交流活動,圍繞“大學體育:相擁多彩世界”主題,組織專題報告、專家對話、圓桌沙龍、小組討論等多種形式的以體育為中心的學術交流研討活動。
教育部將以這次大運會為契機,以大運會網站為載體,開通“青年記者計劃”專欄,聚焦當代大學生比較關注的話題,廣泛動員世界各國大學生開展交流、互動。
鄭備介紹,大運會期間,四川省將舉辦世界學術大會和成都雙年展、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體驗等活動;推出“世界遺產經典之旅”等多條精品參觀線路。
關注4 門票銷售
計劃6月初全面啟動賽事門票銷售
王鳳朝介紹,為盡可能滿足公眾觀賽需求,成都大運會執委會根據“開放辦賽”原則進行了精心組織與籌備,凡具備觀賽條件的比賽場館所有的賽事均全面開放售票,讓市民朋友們都有機會走進大運賽場,感受賽事氛圍。根據大運會票務運營規劃,<愛尬聊_尬聊生活>經與國際大體聯溝通協調,計劃于6月初全面啟動賽事門票銷售,并在大運會官方渠道及時發布票務相關信息。
針對現場觀賽,組委會將在場館內設置觀眾服務咨詢臺、嬰兒車寄存點、輪椅借用點以及觀眾醫療站、母嬰室和無障礙專用通道、衛生間等設施,切實滿足觀眾各種需要。
同時還將提供中英文雙語版本《觀賽指南》,重點介紹門票知識、持票須知、常見票務問題。
此外,王鳳朝提到,在全力辦賽的同時,還將大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實施“遇見最美的運動”專項行動,推出戶外休閑運動主題線路,培育100個體育消費示范場景,發放公益贈票、低價惠民票和1萬張體育惠民運動券,引導市民走進城市公園、邁步天府綠道,激發全民健身熱情,培育城市休閑運動氣質。
嘉賓在觀看為成都大運會量身定制的立體書。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關注5 志愿者
招募2萬余名志愿者 正進行通用知識培訓
關于社會公眾非常關注的成都大運會志愿者招募工作,王鳳朝介紹,大運會志愿者包括通用志愿者和語言、競賽、頒獎禮儀、升旗手等專業志愿者,共2萬余名,招募工作已于今年3月基本完成,志愿者來自34所高校。
目前志愿者正在進行通用知識培訓,設置了外事交往、國際禮儀、口語交流、文明禮儀等60門課程,主要開展線上培訓并測試,測試合格后再開展為期8天的線下集中強化培訓,提升志愿者能力水平。志愿者在5月到6月通過測試賽等各種演練后達到上崗條件進入崗位服務。
同時發布城市志愿服務“伙伴計劃”,著力營造“人人都是志愿者”的濃厚氛圍,預計屆時將有超過百萬人次的城市志愿者參與,開展城市宣傳、賽事推廣等志愿服務。“志愿者作為城市的‘形象代言人’,將用熱心周到的服務向世界遞出成都名片,傳播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王鳳朝說。
據鄭備介紹,城市志愿服務報名已超過130萬人。
關注6 反興奮劑工作
成都大運會將對所有項目開展興奮劑檢查
興奮劑問題是國際頂級賽事的重要工作之一。周進強介紹,成都大運會組委會高度重視反興奮劑工作,嚴格按照國際大體聯的技術標準和要求制定興奮劑的檢查計劃,并協調爭取了世界反興奮劑機構的認可,由北京興奮劑檢測實驗室承擔檢測任務,目前已經制定完成了管制指南、宣傳教育、樣本傳送等一系列工作方案。興奮劑的檢查、反興奮劑的教育、食源性興奮劑的風險防控工作等均有序推進。“國際大體聯表示滿意,對我國綜合性運動會反興奮劑工作的能力和經驗給予高度評價。”周進強說。
在興奮劑檢查方面,成都大運會將對所有項目開展興奮劑檢查。目前已完成對興奮劑檢查站的三輪驗收,均滿足要求。賽時將選派78名興奮劑檢查官開展檢查工作。他表示,成都大運會在興奮劑檢查上進行了一些新嘗試,如遵循節儉辦賽原則,將使用中國興奮劑智慧管理平臺開展無紙化檢查,將首次在大運會上開展干血點檢查,通過最新的科技手段和嚴格程序控制,為運動員營造公平干凈的競賽環境。
成都大運會將在大運村設置反興奮劑教育拓展站,為運動員、教練員以及保障團隊成員提供知識問答、視頻學習、文化展示平臺,引導賽事參與者主動學習反興奮劑知識,提升反興奮劑意識。
同時,在食源性興奮劑風險防控方面,成都大運會組委會嚴格落實大型體育賽事食品安全要求,強化食材全生命周期監管,嚴格流程控制、杜絕食品安全和食源性興奮劑事件。
新京報記者 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