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全國地方兩會 | 青海2023年GDP增長5.3 24年光伏制造業產值力爭突破千億元?
1月24日,青海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西寧市開幕。省長吳曉軍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
上游新聞記者注意到,2023年,青海全省生產總值增長5.3%,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5.9%。2024年光伏制造業產值力爭突破千億元。積石山6.2級地震青海災區受災群眾,2024年底前全面完成入住。
????2023年青海GDP增長5.3%
報告指出,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青海省搶抓機遇促發展,擔當實干抓落實,經濟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全年經濟運行呈現前高、中揚、后穩態勢,總體回升向好,主要目標任務圓滿完成,青海全省生產總值增長5.3%,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5.9%,城鎮調查失業率5.5%,居民消費價格上漲0.5%,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發展的穩定性、協調性、可持續性進一步增強,現代化新青海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吳曉軍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講到,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加快建設,逐步形成鉀、鈉、鎂、鋰、氯五大產業集群,全年生產鉀肥706萬噸、占全國總量的77%以上;碳酸鋰11萬噸、增長49.4%,鹵水提鋰技術國際領先,成功攻克氯化鎂脫水這一世界性難題。
此外,青海省清潔能源產業發展再結碩果。2023年,青海省新增清潔能源裝機980萬千瓦、總裝機規模突破5100萬千瓦,三批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加速,李家峽電站擴機工程投運,瑪爾擋水電站下閘蓄水,哇讓、同德、南山口抽水蓄能電站開工,世界最大液態空氣儲能示范項目落地等建設成果,充分展現出青海得天獨厚的高原資源優勢正在源源不斷地轉化為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2024年光伏制造業產值力爭突破千億元
報告明確提出,2024年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青海全省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6萬人以上,農牧區勞動力轉移就業106萬人次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左右;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糧食總產量保持在107萬噸以上;長江、黃河干流、瀾滄江出省境斷面水質穩定保持在II類及以上,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96%以上;能耗強度在十四五規劃期內統籌完成國家規定目標,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完成國家下達目標。
更實舉措加快轉型提質是青海2024年的重點工作之一。吳曉軍表示,青海將編制實施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規劃,健全標準體系和行業規范,規劃建設格爾木鹽湖綠色產業園,加快推進電池級碳酸鋰、基礎鋰鹽等項目,推動鹽湖資源有序開發、產業綠色發展。
報告提出,青海要構建清潔能源五位一體推進格局,推動三批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并網發電,建成投運瑪爾擋、羊曲水電站,推動柴達木沙漠基地格爾木東、冷湖夜間風電項目建設,清潔能源新增裝機突破1500萬千瓦。建成紅旗、丁字口750千伏輸變電工程,建設玉樹果洛聯網第二回330千伏線路工程,實施青豫直流滿送三年行動,開工建設第二條特高壓外送通道。深化儲能多元化打造行動,推進綠氫應用試點示范,加快天合光能全產業鏈等項目建設,光伏制造業產值力爭突破千億元。
積石山地震受災群眾年底前全面完成入住
積石山6.2級地震青海災區安置也是今年青海政府工作報告的重點之一。
吳曉軍表示,目前,積石山6.2級地震青海災區安置點實現水電、采暖、公廁、生活垃圾收集設施、黨群工作站、醫療服務六有,做到安置點點長、指揮調度、安全巡查排查、互幫互助互愛、矛盾調處化解、志愿服務工作六到位,抗震救災取得階段性成果,災后重建工作全面啟動,18個教育、衛生領域項目先期開工。
1月24日下午,在青海省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新聞發布會上,海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冶民生向新聞媒體詳細介紹了海東市災后重建和民生保障情況。
冶民生介紹,經過日夜持續奮戰,房屋鑒定、群眾安置、項目梳理、規劃編制等工作有條不紊推進,取得階段性成果。
冶民生說,盡最大努力轉移安置受災群眾,已妥善安置80895人,確保所有鑒定為C、D級住房的受災群眾全部安置到位,共設立集中安置點103個,各安置點實行點長制管理。地震造成的196名受傷人員中已治愈出院193名,在院治療3人均為輕癥,所有受傷人員沒有一人因傷致殘。
目前海東市已累計向災區調撥板房、帳篷、床、棉被等生活物資6萬余件、其他類救災物資12.6萬余件。災區各安置點床、棉被、米面油、蔬菜、煤炭等各類生活必需品庫存充足、供應穩定,能保證群眾溫暖過冬。
同時,受災群眾基本生活救助制度正在落實。目前已向23戶34名遇難人員家屬發放救助金,向1740戶受災家庭8111人發放臨時救助金,向三個受災縣提前足額發放2024年第一季度低保和特困供養金,確保救助保障對象基本生活不因災情受到影響。同時,海東市正在向符合條件的受災群眾發放應急救助金,最大限度保障受災群眾基本生活。
冬去春來,災區群眾生產生活也在有序恢復中。據了解,海東市提前謀劃春耕備播工作,受災三縣儲備各類種子196.42萬公斤,完成養殖場圈舍加固維修。目前,民和縣官亭鎮、中川鄉等受災區域已有符合條件的餐飲店蔬菜店、超市、藥店等929家商鋪開門營業。災區371所中小學14.78萬名學生已于1月2日全部實現線下復課。同時,通過以工代賑項目吸納災區群眾805人實現就業;在集中安置點舉辦15期招聘活動,實現就業172人。
在災后恢復重建方面,計劃3月份全面開工建設受損房屋,7月底前完成B、C級農房維修、加固工作,10月底前完成D級農房重建工作,12月底前全面完成入住,幫助群眾盡快重建家園。冶民生說。
據了解,海東市超前謀劃災后重建項目,目前已完成海東災區災后恢復重建實施方案編制。第一批涉及教育、衛生、養老等領域的18個項目已于1月15日全部開工建設,工程總進度已達到26%。第二批計劃開工項目正在擬定中,力爭條件成熟的項目立即開工、其他項目3月份開工建設。同時,組織開展金田、草灘、趙木川三村異地重建規劃及砂涌區綜合治理規劃編制工作,為受災影響最大的這三個村莊從根本上防范砂涌地質災害隱患、實現可持續發展打下基礎。
上游新聞記者 賈晨
編輯:鄒渝責編:范永松審核: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