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宜中學升學 信宜市2023中考520分排名?
本文目錄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 信宜一中2024復讀招生條件
- 信宜市2023中考520分排名
- 茂名信宜有什么名人
一、信宜一中2024復讀招生條件
1、根據《廣東省2021年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管理規定》的相關規定,信宜一中2021年復讀招生依據高三(2019年)學年總評成績排名進行招生,無文化課數學、物理、化學任何不及格者。
2、復讀招生的選拔標準主要以高三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為準,并且要求參加復讀的學生無任何不及格情況,這就要求考生在高考中更有利。
3、除了高考成績,信宜一中還有其他條件和要求需要合理安排復讀生的學習和生活。
4、例如,要求復讀生家長簽訂《復讀生行為規范約定書》,對復讀生的行為和表現進行管理,確保復讀生們的學習生活規律、習慣健康。
二、信宜市2023中考520分排名
(一)信宜市第一批次學校錄取分數線為:694.2分(其中,信宜中學錄取分數線710.4分)。
(二)信宜市第二批次學校錄取分數線為:539.5分。
(三)信宜市第三批次學校錄取分數線為:468.7分。
(四)信宜市普通高中學校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為:468.7分。
三、茂名信宜有什么名人
甘子釗(1938.4-)廣東省信宜縣人?,F代著名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54年信宜中學高中畢業,1955年考入北京大學物理系,1959畢業,同年12月考入北京大學物理系,攻讀研究生,師從黃昆院士。1963年北京大學物理系研究生畢業后,留校任教至今。199……
凌十八(1819~1852年)名才錦,排行十八,故稱凌十八,錢排鎮北內塘坳村人,信宜凌十八起義(又稱大寮起義)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打響太平天國革命戰爭第一槍。凌十八起義堅持斗爭兩年多,轉戰粵桂兩省三州六縣,震動清廷。咸豐二年六月十二日(1852年7月28日),在羅鏡堅持戰斗到最后,……
林廷式(1792~1875年)原名林模,水口鎮大垌官岸村人。道光十二年(1832年)中辛卯科舉人,任國史館眷錄,后任湖南益陽縣、衡陽縣知縣,為官清廉,有“林青天”之稱,后調任龍陽縣知縣,升靖州直隸州知州,代理郴州直隸州知州。同治元年,任湖南省壬戌科鄉試同考官,后以官績優異升用知府……
李再榮(1849~1895年)字學高,大路街人,學者,著述頗豐,其中影響最大的是與梁安甸(舉人)主編光緒《重修信宜縣志》,該志是信宜民國前編修的最完備的一部志書。著作有《信宜中孝節烈錄》、《華山李氏世德錄》、《華山李氏剩馥集》、《味道齋文抄》、《求志居文存》、《森玉堂詩草正續》、……
林國興,原名林芳,1924年生于廣東省信宜縣桄榔東鄉(今鎮龍區俊耀鄉)大塘村。出生后不久,他的母親患病去世,年邁的叔祖母非常疼愛這個失去母親的小孫子,便把他接到身邊撫養。后來林國興回到父親身邊。從他懂事起,父親就開始教他讀書識字,希望他長大后能繼承父業,當一名郎中。1937年,林……
呂志金,1956年12月24日出生在廣東省信宜市貴子鎮云世管理區大田頭村。父親呂祿榮,母親張華清都是農民。從小受父母和鄉親們的熏陶,逐步養成耿直、開朗、剛強的性格和樂于助人的精神。1964年秋,入云世小學讀書,1970年小學畢業,繼而在云民小學的附設初中班讀初中。他勤奮好學,曾被……
廖蓋隆同志生平(1918-2001)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著名的中共黨史和中國現代史學家,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研究員廖蓋隆同志,因病于2001年6月23日18時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3歲。廖蓋隆同志,1918年3月20日出生于廣東省信宜縣白石鎮扶龍蔗……
林云陔(1881~1948),原名公競,字毅公。廣東信宜人。幼年讀私塾,后往高州府城,入海山書院習經史詞章。宣統元年(1909)赴廣州,考入兩廣方言學堂,并加入同盟會。1911年參加“三·二九”廣州起義,擔任轉運軍械事宜。事敗后,掩護朱執信于家中避難,并設法護送其脫險。不久,返廣……
劉汝新(1808~約1875年)號錦川,東鎮圩錦里人,道光八年(1828年)中戊子科舉人,道光十八年中戊戌科進士,先后任陜西澄城縣、淳化縣知縣,奉天廣寧縣、蓋平縣知縣。咸豐七年歸家,在鄉間設館授徒。喜歡寫詩,被譽為晚清高州三大詩人之一,著有《藏云閣詩集》二卷。……
李東紹(1699~1760年)鎮隆鎮大路街人,李麟祥的曾孫,信宜杰出文人。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主編《信宜縣志》13卷,后任合浦縣教諭,兼任《高州府志》的編纂工作。著作有《雪溪子全集》22卷。兒子李宜相、李宜昌為乾隆甲戌科進士,后人稱“兄弟進士”?!?/p>
陸毛(?~1590年)瑤族,旺沙鎮蚊子山人?,幾鍓炎迦嗣裎米由狡鹆x首領。明萬歷七年(1979年)在蚊子山領導瑤族壯族人民起義,經過11年長期轉戰信宜、西寧、岑溪交界廣大山區,把這些地區田地分給貧苦農民耕種。萬歷十八年(1590年),被明朝誘騙殺害。……
黃子壽生于元朝,水口鎮雙獅村人。元至正十年(1350年),海盜麥福侵入信宜縣城,黃子壽奮力作戰,擊退海盜,因有功升任高州路同知。明洪武元年(1368年),黃子壽參加明朝攻打海盜,奪回被海盜搶走的信宜縣署大印,提升戶部軍儲十五倉副使?!?/p>
李麟祥(1609~1690年)鎮隆鎮大路街人,明末清初信宜杰出文人。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負責編修《重修信宜縣志》12卷,康熙二十六年,與兒子李季臨一同編修《信宜縣志》。著作有《溪仙詩集》20卷、《溪仙文集》38卷。……
陸匡文(1892~1964)名煥,號曾陶、陶庵。廣東信宜人。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1908年加入同盟會,為同盟會信宜會長。陸匡文,名陸煥,號曾陶,又號陶庵,1892年出生,水口鎮水口村人。1908年入高州崇實中學讀書,組織“雄辯學社”,與林云陔等交往極深,遂加入中國同盟會。1910……
何名科(1803~1851年)安莪鎮安莪村人。信宜天地會首領,清道光三十年領導安莪起義,威震兩廣邊境。咸豐元年九月二十七日,被清軍俘虜殺害。……
甘堯德(1933.10.28~2000.3.9),男,廣東省信宜縣北界區塘村人。1948年另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49年入伍,1953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專文化。甘堯德,1949年9月~1950年11月,任粵桂邊縱隊第五支隊司令部宣傳員,信宜縣委工作隊隊員、小隊長;195……
李懷霜(1874~1950)李懷霜,原名李葭榮,字蒹浦,號裝愁庵,后改名懷霜,晚年自號不知老翁,廣東信宜人。出生于江西南昌。其家世代書香,父親李逢臣在江西歷任南城、峽江縣丞。李懷霜幼年稟承家教,尤長于詩文。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中式舉人第三名。中舉之后,致力于文學創作,加入著……
賴燕珍,女,漢族,1995年12月生,廣東省信宜市貴子鎮函關村村民。賴燕珍與年邁的父親和腦癱的弟弟相依為命,從5歲起就開始分擔照顧弟弟的重任,家中的大小事務都攬在身上。為減輕家庭債務,她17歲外出打工。父親去世后,她毅然擔起所有的責任,回到老家悉心照顧弟弟生活起居,為此放棄了升學……
梁錦安(1953~)原名梁錦秀,筆名梁倞。廣東信宜人。中共黨員。1987年畢業于廣西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1970年參加工作,任鄉村公辦教師。1972年應征入伍,歷任戰士、班長、干事、站長、處長等職。1993年轉業后任共鳴雜志社副總、廣州市政協委辦主任等,主任記者。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