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如何培養中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本文目錄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 如何讓初中生掌握自主學習的能力
- 如何培養中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 怎樣提高學習的自主性
一、如何讓初中生掌握自主學習的能力
1、對于大多數家長和學生來說,同在一個班級的學生,有些學習能力強,有些學習能力弱是不爭的事實,甚至認為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天生聰明,是個“天才”。但事實是天才少之又少,大部分普通人還是要講究學習策略的——注重高效地學習。
2、學習高手在介紹經驗時,總會說道:“要用心學習”,“學習要手腦并用才有效”,“要認真思考”等等,但許多學生表示:“我每天刻苦學習到晚上12點,效率并不高”,這些耳聽能詳的方法背后,到底是什么?難道這就是高效學習的方法嗎?
3、其實,影響學習能力的關鍵因素,不是有多么刻苦、有多么認真,而是如何提高自己的用腦強度。學習高手實際上都是高強度用腦的強者,但這一過程是他們很難用清晰的語言表達出來的,只能竭力地用一些含糊不清的語言去描述它、形容它。
4、于是,就有了開頭那些話。然而,當大多數學生和家長去理解這些話時,由于沒有更為具體的做法,以至于將這些話歸類于“態度認真、努力學習”,這也是許多學生認為自己已經很用心、很刻苦了,“還要怎么用心?”背后真正的原因。
5、換句話說,學習高手口中的“要認真思考、要動腦”,就是強調在學習過程中,要高強度的用腦。那么如何理解這一概念,要點有三:一是,單位時間內產生大量有效思維,但當腦子空白或想著去哪里玩,與學習毫無關系,則用腦強度為零。
6、二是,需要高度的專注力。這個很容易理解,也就是說,不專注就很難產生有效思維,即使有也大多質量不高,數量少。反之,如果沒有產生大量的有效思維,大腦也就不會高速運轉起來,刻意地去加工有效的各類信息,也很難保持專注。
7、例如,當你在解答物理題時,大腦產生出書本上的定理、公式和老師教授的解題技巧,如果不刻意地引導大腦去加工這些信息,如何運用到解題上,大腦就會自動轉到課后去哪里玩,如何打扮才更美等等事情上。所以,要有保持專注的能力。
8、當然,高強度用腦不是一個很輕松且自動運行的狀態。當你用主觀意志命令大腦高速運轉,產生大量有效思維時常伴隨一定的吃力和痛苦感,尤其是剛進入大腦思維訓練的學生,痛苦更加強烈,但當你逐漸成為學習高手后,這種痛苦感將消失。
9、面對中國高壓般的中學教育環境,幾乎每名學生都想變成善于學習的高手,然而,每天和同學一樣在學校做著同樣的事情,怎么判斷自己是在高效學習,如何鍛煉高強度用腦呢?首先,要搞清楚高強度用腦和疲勞用腦的區別,二者不能混淆。
10、高強度用腦盡管讓人感到吃力和痛苦,但它是在精力充沛、精神飽滿下,在短時間內進行大量有效思考后產生的疲憊感;而疲勞用腦則是在長時間不休息、睡眠質量差等等造成的大腦不清晰,在這種情況下,高強度用腦更加痛苦且無效率。
11、那么,如何判斷自己的學習是否高效,如何正確地高強度用腦?我們以實際的學習行為來進行對比。比如,甲乙兩名學生都在背誦化學方程式,甲同學記住了化學公式,而乙同學卻在此基礎上將化學公式推導了一遍,在推導中被迫高強度用腦。
12、再比如,兩人都在復習歷史,甲同學對照歷史軸線嘗試記憶各朝代的年代,而乙同學在記憶各朝代成立年代的同時,將其地理版圖、歷史成就、重大的歷史事件和特色的國家制度加以綜合思考,在腦海中形成大量有效思維,效果立竿見影。
13、通過這兩個例子,很容易分辨出誰的學習更高效,誰更善于高強度用腦,也更容易知道自己學習的誤區在哪里。當然,甲同學的做法比較符合按老師的要求被動地完成作業,而乙同學則體現出按照自己的節奏自主學習,符合高效學習的策略。
14、說到底,自主學習的根本是什么,就是一切與學習有關的,諸如學校、老師、作業、輔導書等等都是學習的工具,按照自己的節奏充分做到高強度用腦,這樣的學習效果最好。這也解釋了同在一個班的一些學生效率低下,不夠聰明的根本所在。
15、大家認為呢?歡迎留言并一起討論。
16、歡迎搜索關注“象牙塔學業規劃指導”//如何提高學習效率,助力高考志愿填報//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二、如何培養中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涉及到學校、家庭、社會等各方面的因素,這里,我想重點從學校的角度就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明確學習目標,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方向指引
學習目標是學習的出發點,也是學習的最終歸宿。
首先,確立明確的學習目標,這是每位學生的首要任務,也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指明了方向。學習上沒有動力的學生,相當大的原因是他們的心理年齡幼稚,許多中學生的心理表現是好動、自控能力差,隨意性玩耍,沒有時間概念。其實學生學習不主動,成績差,往往是因為缺乏積極上進的目標或欲望很弱,學生心目中追求的形象的清晰程度模糊,因此,導致了學生主動的學習精神的缺失。
其次是循序漸進完成目標。美國哲學家、詩人艾默生說過,“一心向著自己目標前進的人,整個世界都會給他讓路”。如果一個人的內心有明確的目標,他就會由這個目標而引導,全力以赴去實現,我們不能說有一個目標就一定有成就,但沒有目標則很難達成相應的成就。具體做法是:把大目標形象化,分割成一個一個近、小、低的目標來完成。目標近,容易達到;目標小,容易實現;目標低,容易攀登。與遠期的學習目標相比,近期的、具體的學習目標更容易讓學生較快地體驗成功。隨著一個個近期的可操作性目標的完成,學生會越來越堅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整個任務,會對自己越來越“滿意”,學習的熱情會逐漸高漲,自己的學習動機不斷增強。
心理學家通過實驗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如果人們的行動有明確的目標并能夠不斷將行動與目標加以對照的話,那么他們就清楚地知道自己與目標之間的心理學家通過實驗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如果人們的行動有明確的目標并能夠不斷將行動與目標加以對照的話,那么他們就清楚地知道自己與目標之間的距離,這樣人們行動的動機就會得到維持和加強,就會自覺地克服一切困難,努力實現目標。學生的自主學習也應該如此。
二、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了學生的終生學習做準備
學習習慣是學生為達到好的學習效果而形成的一種學習上的內驅動力。好的習慣是決定學生能否“堅持學”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旦養成,將對學生的終身有益。
1、要培養學生“學會讀書”的習慣。要求學生嚴格按照學習程序進行自學,課前預習要有預習筆記,課后要做小結,課上精讀教材,要認真勾劃重點,標出不懂之處,在有體會、有來源內容之處要加旁注。要特別注意引導學生克服片面追求進度,一口吃一個胖子的心理。
2、要培養學生“聚精會神”的習慣。要求學生學習時專心致志,心無旁騖。天鵝飛過,欲往箭之,是永遠達不到學習目的的。
3、要培養學生“善思多疑”的習慣。教師教學生會思考,首先要讓學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只有獨立思考才能產生見解,有見解就有交流的愿望,有交流又可激起新的思考。學生有了思考的興趣,就會逐漸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4、要培養學生“溫故知新”的習慣。可以說一切智慧的根源都在于記憶,而記憶的最好手段就是及時復習。復習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它不僅關系到舊知識的鞏固,還關系到新知識的學習效果。“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5、培養學生“反思性學習”的習慣。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每個學習環節中不斷提問、追問自己的學習狀況,使學生在這些環節中,或質疑問難,或自我展現,讓他們對自身活動進行回顧、總結以及具有批評性的再思考,就能求得新的、深入的認識或提出疑問作為新的教學起點。從而他們的思維得到了碰撞,總結反思能力得到了培養。
三、培養良好的學習方法,交給學生學會學習的鑰匙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提供給學生學的方法,猶如交給學生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學生掌握了方法,才能真正把握學習的主動權,真正屬于學習主體位置。
1、要制訂科學合理的學習計劃。科學合理的學習計劃是使學習緊張、有序、高效地進行,實現既定目標前提和保證。
2、掌握預習與聽課的方法和技巧。預習可設置“導學提綱”以設計一系列問題的形式,在“學什么”、“怎樣學”兩方面加以引導;聽課盡可能的是自己保持積極的聽課狀態,抓住學習重點、難點、疑點認真思考,學習突破,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
3、不懂則問,不要不懂裝懂,不吝向同學詢問,不啻向老師請教,不恥同任何“三人行”中的人交流。多與人學習溝通,取長補短。不面有愧色,不固步自封。
4、要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學習計劃一旦確定,就要堅持合理的時間計劃不動搖;同時注意勞逸結合。如果一味讓學生去學習,只會讓學生更疲勞,學習效率下降。
5、借助課外書籍材料給充實自己。選取一些與課本知識有關的資料和正能量的書籍,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厚重自己的知識底蘊。
四、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具有持續的內驅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求知的內在動力。激發起學生的興趣,學習就會積極主動,學得輕松而有成效。但是學習興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師如何引導學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求知的內在動力。激發起學生的興趣,學習就會積極主動,學得輕松而有成效。但是學習興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師如何引導學生,充分調動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能創造性地學,最終達到優化課堂教學和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1、以靈活的教學技巧生趣。教師應精心設計課堂引言激發興趣,注重新課導言的藝術性,善于利用情景教學法,巧妙地選擇課本知識與外在內容的聯系點,用生動的描繪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之進入最佳求知狀態。
2、以巧妙設置問題激趣。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善于設疑,巧于設疑,通過設疑創設情境,讓學生感到新奇有趣,學生就能隨著設置的疑點,不斷地自主合作探索下去,自己找出問題的答案來。
3、以和諧師生關系添趣。要使學生學好知識,必須尊重愛護學生,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和諧的師生關系。古人云:“親其師而信其道。”可以說,師生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興趣的高低。
4、以多彩教學活動誘趣。教師可以根據課文內容邀請學生以角色表演,課本劇、小游戲、小辯論等形式誘發學生興趣。通過這種既有主角又有全班同學參與的活動,不但活躍課堂教學氣氛,更能使學生知識得以鞏固。
5、以創設競爭情境增趣。不妨利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小組合作探究等形式在課堂中設置一個競爭的情境,為學生創造展示自我,表現自我的機會,促進所有學生的求知欲望。
6、以多媒手段運用成趣。恰當的利用多媒體新、奇、特、動的特點,能呈現形象的視聽覺刺激,能起到突出重點,集中學生注意力的作用。生動活潑的畫面以多媒手段運用成趣。恰當的利用多媒體新、奇、特、動的特點,能呈現形象的視聽覺刺激,能起到突出重點,集中學生注意力的作用。生動活潑的畫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學習內容的印象和理解;通過多媒體課件生動有趣的演示,往往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學生的自主學習的培養是多方面合力作用的結果,教師一定要遵循一切為了每一個學生終身發展的理念,讓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有一個新的提高。
三、怎樣提高學習的自主性
1、談一下個人的看法,觀想未來的愿景,寫下愿景的文字描述,大腦里形成對愿景的意象。簡單幾個字+一個意象=終點。
2、在這里就會有許多未知,以現在大腦的認知,是無法幫助自己抵達終點。
3、而學習呢,就是幫助自己提高認知,因為意象給自己的未來,描述了一副美好的圖景。而這幅圖景,時時刻刻在自己的大腦里。
4、自主學習,要知道為什么而去學習。而大腦里對未來的意象,解決了為什么而去學習的問題。
5、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動性,最根本的一個方法就是自己要形成(對未來的自我意象)。
6、個人看法,自主學習,要抓住根本點,就是要構建出〈自我的未來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