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開專升本 專升本有啥好處?
本文目錄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 專科專升本落榜的人多嗎
- 專升本的人的第一學歷是什么
- 專升本有啥好處
- 英語專業,糾結要不要專升本
一、專科專升本落榜的人多嗎
還挺多的。本人今年有幸參加。而我的專業為例子,好幾萬人報名,但是最后只收取幾千人。我記得我是錄取上了,而我的排名是在幾千名。我后面還有好幾萬人呢。
二、專升本的人的第一學歷是什么
1、專升本的第一學歷是本科還是專科?
2、專升本文憑是本科還是專科,理論上統招專升本第一學歷應該說是本科,其他性質的專升本第一學歷是專科。
3、專升本文憑學歷理論上是本科,但是客觀上第一學歷是專科,就像專升本畢業證書必須標明,專科起點本科學歷,其實就是變相的承認專升本第一學歷是專科。
4、討論專升本文憑第一學歷是本科還是專科意義不大,畢竟畢業后還要面臨應聘,是不是適應工作,是不是有能力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5、專升本這個奇葩的存在,不適合現在的社會,現在社會對于文憑的歧視不僅僅是專升本,而是擴大到除了985,211之外。
6、專升本第一文憑應該說是本科學歷,區別在于畢業證書的不同待遇。
7、其實不管專升本是什么文憑,最重要的是文憑的含金量,專升本文憑不管第一文憑是本科還是專科,至少在國家級招聘中,專升本的文憑含金量相當高,至少是參與機會方面的。
8、專升本最近幾年持續的擴大招生,說實話還不如讓大學適當的增加部分招生計劃,取消專升本這個存在爭議的文憑。
9、大部分專升本的考生都是高考分數超過本科錄取分數線的考生,因為某種原因,沒有辦法才考慮專升本。
10、專升本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確實存在文憑歧視的問題,含金量確實比四年本科差一點。
11、專升本文憑除了在國考面前,含金量高一點,在國有企事業單位文憑含金量高一點,其他方面,專升本其實就不存在第一文憑的問題。
三、專升本有啥好處
對于專科畢業多年想“專升本”,已經失去了在校“專升本”,拿全日制本科學歷的機會。如果想“專升本”,常見途徑有自考本科,和成人高考本科。
自考本科需要到本地教育局成教辦持專科畢業證報名,網上交報名費、考試費選考試專業和科目,一般根據專業不同需考11--15科,含必修和選修課,一年兩次考試機會,一次可以報四科左右,快的話兩年可以全部考完拿證,慢的話就不好說了。
自考本科學歷比較難考,要比成人高考本科的學歷含金量高。
成人高考需要登錄各省市區教育考試網報名交費,然后去指定地點確認后,等待每年10月份的成人教育統一錄取考試,考試科目有兩門公共課——政治、英語,一門專業課。考試內容比較簡單,合格后即被所報學校錄取。
成人教育學習方式有三種——脫產(全日制)、半脫產(業務制)、函授(自學),各人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學習方式,一般兩年半拿證。
無論是自考還是成人高考,所取得的學歷都被國家承認,學信網可查。但是它們的畢業證和全日制畢業證書完全不同,在找工作上也毫無優勢。很多單位都以第一學歷為招收標準。
一體現在:工作后,它享有和全日制本科相同的工資待遇和職稱晉升機會。
二體現在:可以憑此證考研、考證、考公務員、留學等,此時的本科學歷效力是一樣的。
如果畢業滿2年以專科學歷考研的話,也會被諸多限制,有的要求英語水平達到什么水平,有的要求復試加試專業課等,還有些名校直接不背招收。
對于考證來說,本科起點考證幾乎沒有限制,如果是專科則不可以考公證員、律師、法官、檢查官。
公務員考試大多明確要求本科學歷。
綜上所述,就目前形勢來說,是不是“專升本”,一要看自己工作單位和工作性質需要,二要看自己是不是有“考研”“考證”“考公務員”“留學”的想法。
但俗話說“藝不壓身”,考一個“專升本”提升一下自己的學識,以備不時之需也未嘗不可。
本人指尖教育帝國,希望我的解答能幫到你,需要請關注。
四、英語專業,糾結要不要專升本
1、現在英語好的人也不少,畢竟這多年的英語教學,還是培養了很多外語人才的。但是,我想說的是,你知不知道我國去年已經打開專科大門,放開高職院校面向全社會招生了?這意味著只有有中專或高中以及以上學歷,都是可以參加高職擴招,畢業后可以獲得跟你的專科含金量一樣的畢業證書,有的甚至會選擇專套本,畢業時有一個普通專科和一科自考本科。在企業招聘時,如果學歷門檻兒設置為本科,那么,你再優秀也會被拒之門外。
2、所以說,如果時間來的及,我建議你報一個專套本,畢業后拿一個自考本科,這樣代價小。也可以在大三下學期參加專升本的考試,如果被本科院校錄取后,需要插班到本科院校大三繼續學習2年后,拿普通本科畢業證。普通專升本的競爭很激烈,雖然說專升本必考英語課程,你剛好專科學英語比較占優勢,但這并不意味著你就能穩上。我個人通常建議,如果家庭經濟條件過得去的話,先報名套讀一個最簡單的自考本科,大三下學期參加專升本考試,考上去了,可以拿兩個本科,沒考上也有個自考本科兜底。
3、我建議現在的專科生頭腦要清醒,學好專業技能課程的同時,一定要抓住機會提升自己,就不要問要不要升本,而是考慮要不要考研!